“连咖啡”不甘做“跑腿公司”开自营品牌争上游

本站动态 时间:2016-01-06作者:云岸金服来源:推酷

   不满足于“跑腿”的微薄利润,此前以“最后一公里”服务商切入市场的玩家开始寻求向产业链上游延伸。连咖啡已经开出连锁咖啡厅,或将探索出一条“由下自上”的扩张途径。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专注垂直领域“最后一公里”的O2O公司寻求自建品牌,可以围绕既有用户尝试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。

   连咖啡此前只做咖啡代购,为用户配送星巴克、COSTA、太平洋咖啡等连锁咖啡品牌的商品,每单收取2元配送费。连咖啡创始人王涛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连咖啡自营品牌Coffee Box在北京已有两家门店,分别位于望京和工人体育场,均已对外营业。北京商报记者在工体店看到,该店面积不大,摆在明面上的只有一个点餐的柜台和柜台前的三张转椅。该店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Coffee Box不提供堂吃场所,和连咖啡既有业务相同,主要以外送业务为主,店面仅支持手机支付。

   王涛表示,Coffee Box是连咖啡基于移动互联网打造的全新咖啡销售平台,在支付方式、服务形式以及客户信息收集等方面更加数字化。王涛称,这两家店会作为试验田,为日后开设更多门店提供数据参考。

   有业内人士认为,市场上所有的“跑腿工”其实都不满足于现在的盈利方式和水平,这种“轻接触”更像是前期积累用户的一个切入点。从“跑腿”到自建品牌,开始“变身”尝试的互联网企业并非连咖啡一家。在餐饮外卖领域,据新兴外卖O2O平台笨熊造饭创始人王亚军介绍,快餐生产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。

   “产业链上游业务对于配送企业来说充满诱惑力。”在即买送CEO赵廷超看来,很多瞄准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服务的互联网企业都有将产业链上移的想法,但这种做法对于企业的资金、规模以及产业链都有着很高的要求,这也让多数企业望而却步。

   北商商业研究院分析认为,瞄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O2O企业以配送服务为切入口,将产业链上移,可以充分利用前期积累的用户和数据资源,进行业务拓展和模式创新。(北京商报 李铎 陈克远)


用户评论参与评论0

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, 点击 [登录]

您还能留下500个脚印 发表评论
官方微信

扫描关注官方微信

在线客服
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