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米厨房

前往该项目

百米厨房,是什么?

本站动态 时间:2016-01-12作者:云岸金服来源:微头条

百米厨房,是什么?

能不能,不考虑模式轻重,让我们先做出一顿好餐再说。

—— 百米厨房


2015年中,我进入了餐饮圈,原因很简单,我是吃货。

之前的十几年职业生涯,从最初只能做个保险销售助理开始,到N次创业,后来成为职业经理人。我横跨了多个行业,无论医疗还是教育,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摆地摊,都没有躲过一个行业,那就是餐饮。


首席惊喜官 的日常:




吃,我们每天都吃,却不放心不安心不忠心。

不放心吃了是否对身体好,吃了会胖还是会瘦;

不安心吃的是否是所谓食品,还是什么化学品;

不忠心哪家餐馆,或因为不好吃,或因为不多变。


做餐饮之前,我们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商业来做,考虑的是模式是否够轻,迭代是否够快,成本是否能降低,逼格能否拉升价格。

回头想自己讲过的课程,追什么,你往往得不到什么。


长这么大吃过那么多饭,轮到自己为很多人做饭的时候,糊涂了。


吃货日常:



原来这不全是商业。

赚钱?我们几个创始人都不难赚钱。

那就是先让自己快乐吧,去他妈的模式。


我们不考虑各种订餐平台,大家都一致认为那样无法做到品控,做出来的饭根本没法知道每一滴油,每一粒米从哪来到哪去。

面对是否自己做饭,我们也改过无数次所谓的模式,从第一开始只和俏江南一类的餐饮合作,到后来我们考虑自建厨房、中央厨房模式,最后我们希望是全民吃到各种美食。

《中国好快餐》好像就这么隐约中透露了出来。


沙拉出品:



我们认证厨师,将厨师最拿手最受欢迎的菜品配方做成外卖,结合互联网在线订餐的模式,提前预知出货量,从而做到精确的控制成本、出品、甚至每一个环节。


一位厨师的招牌菜只有几道,并不是你拿来就可以进入百米厨房成为众多人的那一盒饭,整个流程,我们做了相当多的工作:

· 首先,通过引荐,我们认识厨师;

创始人中,有一位多年餐饮界混迹的老江湖——我开玩笑说,他如果在动画片“中华小当家”里出场,必须是背后放光的级别——由他来甄选厨师。



泰国总理(左)和 餐饮合伙人海涛(右):




· 然后,通过试菜,我们评定菜品;

不是所有的菜品都适合做外卖,外卖和堂食最大的区别就是延迟,从锅里做出来成盘开始计算,如果几分钟内不能到你桌子上,某些菜品就无法做到最初所期望的口感和味道,有些甚至不能合盖,一旦密封就直接影响了菜品的质量。我们通过让厨师现场制作,从刚出锅带着锅气的饭菜,到盒装后半小时的盒饭,能做到最终依然不减口感和味道的菜品,才能进入到下一个环节。



CEO海波 的日常:路边摆摊吸引妹子加微信

(右图中间是沙拉的美女厨师,→_→微信号:kongkang)




· 标准化,规则才能保证品质;

如果这道菜的流程可以标准化,任何一个厨师都能通过标准化流程做出一样的菜品,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产出物,能量化,能标准,能考核,能准确无误的把菜品的内涵传达给最终的客户。

从我们第一周选定出品的鳄梨大虾沙拉来看,蔬菜保鲜只要上午加工,中午盒装,送出前加酱料就可以做到如堂食般新鲜美味不失营养。

后续我们考量过的红烧肉,宫保鸡丁这些家常菜都是有同样的可标准化,可规范出品的方案。


标准化 之 选料、加工标准化

(最右是鳄梨,也就是牛油果,这么搞很像萝卜诶):



· 用户试吃,用嘴投票;

如果能保证标准化就能上线收买的话,那么我们停留在初级。在我多次创业过程中,积累一个原则,市场变化完全取决于用户心动率,用户接受程度和传播程度,最终变成市场,促成市场变化。简单来说,用户喜欢,愿意告诉别人,最终达到量级,这就是市场。

我们在菜品上线前,甚至面对大众宣传新菜品前,我们都做了足够多用例的用户试吃,从个体试吃,到小型试吃会,最终到小面积配送,朋友圈晒单等形式,证明了菜品可以销售,可以被称赞,可以被摄像头捕捉,可以用来刷屏。

被认可,是菜品能上线的唯一标准,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为此展开。


hin好吃,但是卖相不好的肉~~~

(暂时pass掉了,恩,分掉先…):



这样的快餐,我们能做到放心,安心,忠心。

每克原料的采购都是我们亲自把关,用量多少被标准化控制,出品最终热量可以通过准确计算得出,我们一些菜品的热量标准是中国普遍白领从下午2点工作到下班刚好消耗完的热量,增肌餐蛋白质配比高,减肥餐热量略减但饱腹感强,真正做到放心吃,不怕胖。

自己的餐品通过我们自己多次试吃,越发了解现今餐饮行业的我们,越发只敢吃我们自己做的菜品。之前说的那位背后放光的餐饮前辈,曾经任职某高端红酒俱乐部的行政总厨,对菜品的要求可见一斑,我们其他几个创始人出身互联网,老大和产品妹子来自百度,我则做过多年首席惊喜官和首席体验官,被 男人袜 和 KnewOne 增强的逼格作怪,山寨和劣质品无法入我法眼,真正做到产品安心。

菜品多变,我们除了标准化厨师外,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职大厨,菜品戏路多变,迭代最快一周就可以出新品,未来可以做到每次出新2-10款,我们自己内部打赌,有种做到每天变换标准化菜品才叫牛逼,真正做到好吃多变安全的饮食,不由得用户不忠心。


我们的原材料选用绝对“处女座”:



百米厨房,现在只是刚刚验证模式的创业公司,未来怎样我们不知道,也不想知道。未知才是美好,努力才会收获。


做餐饮,我们只知道:摸着良心,握着餐具,绽开笑脸,裂开嘴……


希望你喜欢我们,并一直为我们加油。



亢老师是百米厨房的联合创始人,恩,也是个骨灰级吃货。

用户评论参与评论0

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, 点击 [登录]

您还能留下500个脚印 发表评论
官方微信

扫描关注官方微信

在线客服
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