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来玩之前得先聊一聊,“玩聚北京” 从公众号开始做具有社交属性的 “趴梯供应商”

本站动态 时间:2016-02-02作者:云岸金服来源:36氪

出来玩之前得先聊一聊,“玩聚北京” 从公众号开始做具有社交属性的 “趴梯供应商”


很多人都这样,不给自己来点和平时不同的体验或学点什么,这段时间就跟没活过一样。正因为这样,同城的活动、体验会是我们空闲时候的刚需。

每次看到 “同城活动” 这几个字的时候,你可能和我一样会不自觉地想起豆瓣。作为多年豆友,我总纳闷豆瓣北京同城的参与度怎么也这么低。玩聚北京的 CEO 郑晓宇的统计验证了我的想法,在豆瓣上有 500 个主办方,每周有 2000 个活动被发出来,但是获得很好营销和推广的就只有 20 个,其中也只有 10 个有购票,而且这一切还都没有移动端。在文化活动已经不少的情况下,票务在出票量太低的情况下是没法做的,很多小的活动甚至没有电子售票渠道,无法开展。 “广大天地大有可为” 这句俗话还真的可能用在同城活动上,所以郑晓宇他们就做了。

目前还只是微信公众账号的“玩聚北京”(Combo_beijing)作为 “趴梯” 供应商,希望让普通人也能够在下班后用一杯咖啡的钱,找到一帮人,用一个主题玩起来。 “玩聚北京” 首先承担了一部分媒体的工作,通过推送将一些优质活动写成文章推荐出去,启发用户参加活动的能动性。其次,它也是一个照顾到社交需求的活动预定平台,用户可以在注册后可以先加入玩聚的微信群组,让人们先聊起来,提前形成有同僚、同参与的环境。要知道,Party 在国内定义很模糊,“玩聚北京” 上的活动除了有夜店大趴、乐队演出外,还提供包括烘焙、讲座展览、桌游聚合等活动。通过这个公众账号,用户可以随时查到最近或今天的活动有哪些,并完成预定和出票。

郑晓宇说他们做玩聚北京算是个意外。当初团队创业是从大学开始的,一开始做的是大学校园活动的发布,后来毕业做了 iOS app,方向也是活动,希望让用户自主在上面发起活动、形成参与。但 C2C 的活动应用没做起来,反倒是给 app 做营销的公众账号起来了。为了推广 app,郑晓宇他们当初找了个商家在公众号上一起发起了个活动,结果活动就火了。网友们在加了微信群组后自己跑去商家那边玩了起来。发现这是个方向,他们就将 iOS app 下架了。郑晓宇透露,虽然用户数还小,但玩聚北京现在在用户付费比率和重复购买方面的数字还不错。

在他看来,让用户自主发起活动的 C2C 活动应用很难做起来,是因为产品上面没有很重视信誉的问题,用户对活动和发起者是没有安全感的。C2C 活动应用也很难通过用户个人的表达去启发他人的参与。此外,真要去加入一个活动或聚会,还是需要提前认识同去的人、先聊一聊的。而由商家发起的活动售卖,或者说票务,一般只面向大型的活动和商家,中小型商家因为量的问题很难能够通过票务售卖获得推广。

我听一业内人说过,演出票务网站不做乐队演出的市场,是因为这个细分市场太小咖,一年大概就 2 亿规模。于是我问郑晓宇有没想过天花板的问题。他告诉我,做活动是有天花板的,因为现在活跃的主办方大概就 500 家左右。但玩聚北京后来尝试了一件事,就是将桌游吧、咖啡厅、酒吧这样的场所合作策展适合的活动(如桌游、读书分享会、酒吧德州扑克夜什么的),票务中包含每个人一样的酒水、小蛋糕什么的,真的就做起来了。而且因为票务已经包含酒水,用户不用担心饭托酒托的问题。这么一做,适合玩聚北京的商家就可以扩展到上万家了。为了这事他们也考虑开发商家后台,希望玩聚的后台变成活动引擎,成为有编辑和商家策展的活动库。发展到现在,玩聚已经有将近 100 家商家合作,其中签了长期合同有一半,基本是一家家跑下来的。接下来他们计划找些 “地头蛇” 一起去把商家圈起来。

说到未来的发展,郑晓宇觉得做活动始终要有点荷尔蒙的感觉,人们离不开聊天、提前社交这件事(这个观点我很认同,我们大部分人都很害羞,没有人愿意做首先开口认识的那个人,先认识就不一样了)。他们因此计划在未来和社交应用合作,成为专门活动供应商,通过在活动引擎上对活动打标签,为一些垂直社交应用(如同志应用、学生交友应用)提供不一样的活动。这样团队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地做用户,同时社交应用也可以通过销售返点获得盈利。

在我看来,这是既表情 SDK(Scringo、表情大全)以后,又一个针对社交相关应用的 “原生广告规模化 “,对于社交应用这种天然能够汇聚人气或垂直用户的产品,他们可以通过这种轻量的第三方合作去做线下 O2O 的尝试。

说到希望玩聚北京能让大家用一杯咖啡钱找到一帮人、用一个主题玩起来的愿望,郑晓宇想起了他的一位用户。这用户所在的固定圈子以前去聚会都是吃饭和唱 K,而因为这个带启发、约人、预订的公众号,他们这个圈子聚会终于可以做点不一样的事了。有些事情只是需要启发一下。

PS:玩聚北京现在正在招活动编辑、Java 开发工程师的创业人才,感兴趣的同学可发邮件给 company@ycombo.com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raina梦雨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36kr.com/p/210794.html

用户评论参与评论0

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, 点击 [登录]

您还能留下500个脚印 发表评论
官方微信

扫描关注官方微信

在线客服
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