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资氪堂】硅谷创投牛人们也常犯的逻辑谬误 你中招了没?

热门资讯 时间:2016-03-14作者:36氪股权投资来源:36氪

在硅谷的工作经历,让我遇到了一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。然而,当涉及评估公司和市场时,我仍然会看到巨大的判断错误和认知谬误。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硅谷常犯的四个错误。

谬误1:比较苹果和橘子

这一谬误所涉及的是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,并得出不正确的结论。例如,Uber在骑乘共享领域的模式可以适用在其他领域里。其实很容易就发现这里的谬误。Uber的成功有其多种原因,只是简单的采取Uber的按需机制并不足以保证一个行业的成功。

这里并不是说其他按需公司就不能成功,只是说这样对Uber进行比较是没有用处的。这种谬误同样也存在于高水平的公司比较中。在涉及单位经济、利润率、客户群等方面,这种不正确的比较并不少见。

谬误2:押注“大市场”

仅仅因为一个行业看起来是巨大的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得到它。投资者和企业家们通常把大市场作为具有商业潜力的证明。这略有点鼠目寸光,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错误的。

比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“市场动态”。竞争程度、碎片化、线上线下消费、重要入市渠道以及市场扩张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,而且远比原市场规模重要。事实上,大规模的行业往往拥有众多限制,比如无休止的竞争和低价杠杆作用等等。

谬误3:寻找太多的相似点

投资者和企业家们会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——这往往很难完成,所以,他们倾向于形成一个论点,然后尝试使用各种论据来验证论点。

在本地双边市场我们看到了Yelp的成功,在房地产双边市场看到了Zillow的成功,在餐饮双边市场看到了GrubHub的成功,所以难道按需业务不可以在这些市场里继续成功吗?在线分类广告业务已经取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巨大成功(比如Avito、Schibsted、OLX/Naspers),所以下一代移动分类初创公司不能在美国成功吗?

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“不一定”,因为世界并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运行,一个公司是否成功往往会有很多因素,包括管理团队、市场动态、竞争格局、转折点动态、入市差别、融资环境以及时间(尤其是时间因素)。了解这些业务之间的相似点是很重要的,但是过多寻找相似点也很危险。

谬误4:太过于相信单位经济学

单位经济学对于理解一个企业的总体健康和可扩展性是很有用的,但是它们同样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。公司无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,都可能会玩一些数据上的小把戏,通常也很难把握其中的尺度。此外,没有人知道单位经济学在宏观上是什么样的。关于LTV的3-5年预测虽然很诱人,但同样存在很多问题。LTV、回报和CAC都只是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的测量工具,而不能仅仅只考虑其中一个方面。

总结

投资者和企业家们的工作看似风光但实则举步维艰,他们需要冒很多风险,反复思考,但最终可能还是逃避不了失败的结局。但这也是正常的。只要我们保持一个理性的心态并细致入微的思考,上面提到的大多数谬误还是可以避免的。


投资者和企业家们的工作看似风光但实则举步维艰,他们需要冒很多风险,反复思考,但最终可能还是逃避不了失败的结局。

用户评论参与评论0

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, 点击 [登录]

您还能留下500个脚印 发表评论
官方微信

扫描关注官方微信

在线客服
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