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葩重磅!同学们,为国接盘吧(谁正把泡沫推向深渊?)
热门资讯 时间:2016-03-02作者:来源:牛熊档案沈阳放大招!大学生可零首付买房
沈阳市政府下发《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。其中包括支持高校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、新毕业生购房。
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房的,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,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限由6个月降为3个月,首付比例实行“零首付”政策,最高贷款额度为单方60万元、双方80万元。
对高校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房的,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政策。同时,对高校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、新毕业生购房的,给予契税全额补贴政策。
亲,还记得去年媒体大肆宣传中学生炒股的事情吗?
网友的智慧再闪光,小财女只看不评:
读书到沈阳,毕业能买房。——沈阳市各家大学联合招生办宣
上帝要让他灭亡,必先让他疯狂。学生们,为国接盘吧!
连股市最后的小散都不放过……
酒店式公寓的春天啊!看跌酒店股,这下买了房就省了开房费
割韭菜也就算了,至少放过花朵啊
哎呦妈呀!我嘞个去!接下来还有中学生,小学生……连孩子都不放过是不是再下去我的精子也能贷款买房?
A股:股市降准了,老乡别走
房地产:楼市零首付了,学生别走
A股:你。。。你。。。算你狠
电影《大空头》的剧情是这样的:给你一个买不起的房子,少一些首付或零首付,少审查或不审查还款能力,然后呢,买了,每月交钱,最后,崩盘了,银行收走了一切,包括首付月供和房子以及你有的一切。
脑洞大开的沈阳新政还说了啥?
这份意见简直是脑洞大开,槽点满满,吓得小编都坐在了地上,随便贴几条感受下:
农民工购房可享每平米100元补贴
两地分居家庭在沈购房安家的,按购房面积每平方米补贴100元的安家费。农民工在沈购房子女可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,就近入学,可以在我市参加中考。外籍人士在沈购房不受套数限制。
博士每月可享800元租房补贴
支持在沈就业、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租赁住房,可以领取3年租房补贴标准为:博士每月800元,硕士每月400元,学士每月200元。进一步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,降低准入门槛,向外来务工人员、中高等教育毕业生等倾斜,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壮大发展。
二手房购置优惠大大的
降低二手住房交易税费。二手住房转让缴纳的营业税、个人所得税实行先征后补。居民互换住房的,实行“零税费”政策,免收交易费、产权办证费,缴纳的契税、营业税、个人所得税先征后补。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,一年内先买房后卖房或先卖房后买房的,购买房产面积大于出售房产面积的,按面积差每平方米补贴50元。
全国性的降税、降利率、降首付、放开限购,各种地方性措施加起来,楼市刺激政策快要比库存还多了。
一线楼市和股市:熟悉的味道?
去年5月、6月,A股经历最后的疯狂,反观如今的一线楼市,颇有几分相似,如价格高、短期涨幅均巨大、后续资金或不继、或引来政府调控等。
对于二者的相似之处,有网友甚至调侃道:
1、降首付=股市加杠杆
2、暂停开发新地块=暂停IPO
3、契税调整=降证券印花税,降息降准
4、专家谈一线城市还要涨一倍=4000点是牛市起点
5、深圳均价10万一平方 =全通教育500元。
拿走不谢→_→:沈阳24只本地股汇总
凤凰财经制图
美国次贷之“沈阳”版:把泡沫推向深渊
沈阳这招买房0首付,让人感到熟悉的是:银行向一些本来不具备购房还贷能力的人发放贷款,这不就是导致当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吗?
美国次贷危机教训就在眼前,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加杠杆期,和股票一样,大量的场外配资正活跃在房地产市场,而这些场外配资不就是和美国次贷危机是一样的道理吗?
目前,房地产交易市场中,10名购房者中有3名购房者借助了中介公司杠杆来购房,通过各大中介公司公开宣传数据可以推出:链家销售额中大约有2100亿元使用了杠杆成交,房天下大约2000亿元,我爱我家大约有800亿元,整个中介行业通过“场外配资”实现购房成交金额早已超过1万亿元。
“场外配资”中,有50%居民是连环房屋连环成交,房屋连环成交占到整个房地产配资的半壁江山,路人甲这位房地产“场外配资”背后是路人乙、路人丙、路人丁等,虽然链家保证从路人甲到路人丁保证不出任何差错,这一环扣一环的“场外配资”绑架在链家金融上,整个市场都弥漫着非常危险的气息,并且是一环扣一环。
总而言之,去库存的目的无疑是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,是要释放已经比较严重的房地产风险,避免硬着陆。而这一次沈阳0首付的危险气息似乎更加浓重,似乎是在把本已严重泡沫化的房地产市场不断推向深渊,把金融风险不断扩大……
老百姓要当接盘侠?
对于大部分普通中国百姓来说,不是大家不想买房,而是没钱买房,或者买不起房子。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就那么多,未来的收入预期也并不那么肯定,要看病、供孩子上学、养老等等,口袋里的钱就那么多,买了房子就得减少其它方面的开支。
说的简单一点,其实,就是房价压垮了大众的消费能力,虚高的房价把内需搞阳痿了。
在房价脱离大部分人实际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情况下,去房地产库存,是在帮谁解套?不言自明,最终的受益人是房地产商、银行和政府。在资产泡沫的接力赛中,老百姓从来就是接最后一棒的。
话说回来,事到如今,总得有人当雷锋啊,政府也有难处,也并不见得是不为人民着想。但是在高房价的基础上,去消化房地产库存,可能得不偿失。
本来内需就不足,老百姓口袋的钱就紧张,你再让大家掏钱买房子,结果不是钱更少,其它方面的消费就必然减少。咱不能为了消化五元钱一个的饺子,而让大家节衣缩食,非要吃饺子。
说到这里,会有经济专家反驳,谁说老百姓没钱,银行账上的居民存款不是年年在增长。 有不少管理者也是这样想问题的,都在打居民的存款的主意。股市、保险、养老金、政府工程、国债等等。可是你冷静想想,这个113万亿(2014年底)的巨大蛋糕里,谁占的份额最大?
根据推算,中国不到10%人口的居民可能拥有超过50%的存款份额。这不到10%的人口中至少有一半拥有一套以上的住宅,他们大部分人没有购房的刚需。如果这个是事实,你把存款总额除上12亿人口,就会发现人均存款并没有那么多,目前的房价确实高了。
忽悠老百姓当接盘侠的结果会怎样?房价泡沫固然不会爆裂,但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受到了伤害,对总体经济长期发展更不利。
牛熊档案综合自:新华网、凤凰财经、新浪微博、21世纪明天日报(sjmtrb)、证券时报网(wwwstcncom)、环球老虎财经(laohucaijing01)、智谷趋势(zgtrend,内容摘自《少数派的财富报告》)
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;文中投资建议仅供参考。
炒股,炒房。为国接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