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板的最后一个机会。

热门资讯 时间:2016-06-24作者:读懂新三板 来源:公众号

本文作者陈炜,系资深证代。

创新层即将正式实施,但新三板做市指数却依然在阴跌,市场哀声一片。新三板现在的市场情况,可谓“雪拥蓝关马不前”。

但这并不代表新三板的未来不乐观。现在新三板经历的,正是创业板曾经经历的。被资本市场各界寄予厚望的新三板,其发展壮大,是历史的必然。

不只一位资本界的资深人士都发出过同样的感叹:“新三板,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了。”随着分层的落实,新三板的风口会来吗?它会是下一个创业板吗?

1、现在的新三板就是曾经的创业板

2015年3月18日,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(即新三板)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,其中,代表新三板交易方式特色创新的三板做市指数899002,在万众期待中推出。其样本股共包含105只做市转让股票,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期,基点为1000点。截至当日收盘,三板做市指数报收1682.60点,涨幅1.73%。新三板市场喜迎“开门红”。

时间来到2016年4月底,做市转让股票已达1489只,较之12个月以前,增幅达400%。

而做市指数在2015年4月7日上摸2673.17点后,开始了长达13个月震荡下行的熊途。即使创新层推出在即的6月,做市指数仍然阴跌到了1160点一线。

于是乎,作为投资者情绪的风向标,各大财经媒体纷纷哀声一片。

对于经历了几番牛熊起伏的老炮儿,这一幕多么似曾相识。让我们把目光拉长,回顾下创业板最初36个月的情况。

以2010年5月31日为基期的创业板指数(399006)在上行了6个月后,经历了长达24个月的震荡下行,最终下挫至585.44点,期间悲观、绝望的投资情绪不绝于耳,当时财经媒体也是哀声一片。

有媒体这样写到:

“2009年10月30日,28家上市公司揭开创业板大幕。三年来,创业板公司扩容令市场瞠目结舌。截至2012年10月22日,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355家,是首批上市公司的近13倍。但规模的急剧膨胀并没有给股民带来笑容,超过六成股民首日买入依然亏损。

统计数据显示,以本周一复权价计算,目前的355只创业板个股中,竟然有221家公司股价处于破发状态,占比高达62.25%。这也意味着,如果投资者在创业板上市首日买进并一直持有,目前仍然有六成多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。”

中金在线2011年底发起的一项对2012年创业板走势的调查中,更是出现了一边倒看跌的统计结果。

正是在长时间反复磨底的弱市中,成交量的持续低迷带来流动性的匮乏,进一步导致了市场不断下跌的趋势,信心的彻底丧失形成了对散户的挤出效应,自发的、无形的禁入门槛把持着整个创业板市场,将类似前述报道里绝望清仓甚至销户的投资者屏蔽在了市场之外。

然而,希望总是在绝望中孕育。在传统周期性行业仍然困扰于产能过剩之际,以新兴产业为主的创业板以其成长性指引着中国的经济转型趋势,受到了资金的认同和追捧。在本轮杠杆牛发动之前的2013、2014两年间,创业板指数不断攀升,从最低的585点涨到2015年初的1600点一线,涨幅超越了主板和中小板,这似乎说明,经济转型趋势已经在指数层面得到印证。

反观创业板发展的最初36个月,在此期间,任何时点的卖出,都是战略性的错误,都将错过平均一倍的涨幅(这还只是指数,指数一倍的涨幅往往伴随着个股几倍的涨幅);而任何时点的买入,都能分享到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红利。

作为一名买家,当你在一个极端的市场中,发现绝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你的对手盘时,无疑,是一件幸事。

2、新三板会超越创业板吗?

已有之事,后必再有;已行之事,后必再行。日光之下无新事。新兴势力的崛起,板块间的更替是有规律可循的。

中小板曾一度超越主板。在2008年四万亿后的小牛市中,更能代表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指数,上涨周期是上证指数的2.67倍;行情发动起点至最高点的涨幅,中小板指数是上证指数的1.5倍。

创业板也一度超越中小板。在四万亿后遗症显现的2013、2014两年沉寂期内,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新兴产业并走出低迷的创业板,录得较之中小板三倍左右的涨幅。

那么,新三板会超越创业板吗?

新三板从一开始就实行了“注册制”,由于没有审批制造成的管制溢价和壳价值,挂牌公司的价值得到了更纯粹的体现。另外,众多与创业板同行业,但发展阶段更为前期、成长空间更广阔、市盈率水平为创业板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几的大量优质公司,无疑给投资者提供了比价优势。特别的,由于不存在A股对特殊行业的诸多上市屏障,各类独角兽企业、未盈利的现象级企业及海外归来的优质企业,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选择。

本次A股未纳入MSCI指数的结果表明,我国金融领域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还任重道远。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被资本市场各界寄予厚望的新三板,其壮大和发展,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记得不只一位资本界的资深人士都发出过同样的感叹:新三板,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了。

在距做市指数基期18个月的今天,在分层即将实施之前,面对着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的对手盘时,我们回望创业板的过去,再展望新三板的未来,又该做出如何的抉择呢?

免责声明:本文(报告)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,但读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、准确性。在任何情况下,本文(报告)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。


这个是一个即将超越创业板的机会。

用户评论参与评论1

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, 点击 [登录]

您还能留下500个脚印 发表评论
官方微信

扫描关注官方微信

在线客服
意见反馈